中国指数研究院
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“中指研究院”。
伴随房地产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房企注重规模化的同时,不断优化战略、产品、运营、管理等体系,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,为未来持续稳健高效发展奠基。本文以沪深、在港上市房地产企业为研究对象,对净利润前20房企(以下简称20家房企)的盈利规模及成因进行深度分析,探索房企高效经营之道。
一、数说房企盈利:规模和效率表现
盈利规模:净利润均值107.4亿元,3年复合增速22.5%
表:20家房企2019上半年净利润和增速情况
从盈利规模来看,2019年上半年20家房企的净利润均值为107.4亿元,同比增长38.3%。从发展来看,2015-2018年间,20家房企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值为22.5%,其中碧桂园(02007)、融创(01918)、恒大(03333)、雅居乐(03383)、龙光(03380)增长显著;中海净利润保持稳定,复合增长率为8.2%。
盈利效应:净利润率均值为21.3%,远超行业及百强均值
图:20家房企2015-2018年净利润率均值变化与2019上半年净利润率
2019年上半年,20家房企净利润率均值为21.3%,远超行业及百强均值;其中,招商、金茂、华润、合景泰富的净利润率超30%,盈利能力居前;中海净利润率为26.9%,紧随其后保持稳定。从发展来看,2019年上半年大部分前20企业的净利润率较前期均有提高,其中卓越的资源管理和运营能力是其主要盈利原因。
图:20家房企2015-2018年净资产收益率变化与2019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
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,20家房企净资产收益率大部分呈现上升趋势。2019年上半年20家房企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0.5%,同比增长0.6个百分点。房企通过从规划设计、前期手续、施工管理、成本管控、市场营销、交房入住等各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,缩短资金占用周期,多方面提升管控能力,实现高效周转,使净资产回报率保持稳健。
二、赚钱技巧:绕不开企业的规模,硬核的品质,优秀的管控体系
规模优先:市场份额37.8%,平均布局85城
图:20家房企2018-2019年1-10月销售额与市场份额
规模大、市场份额高,是盈利优势的根本。2018年20家房企的市场份额达33.3%,2019年1-10月20家房企的市场份额达37.8%,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其中大悦城、世茂、金地、招商、中海等规模增速居前。20家房企依托资源优势以房地产为主业,不断优化布局,提高效率与效益,为未来发展做足准备;同时在夯实房地产主业的同时,加速布局多元业务的落地和落位,注重各业务间的协同性,促进业务效能的转化。
图:20家房地产企业布局情况
品质硬核:科技赋能体系优化,精研产品与服务品质
精细化、高品质,专注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。20家房企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理念,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细分客户的差异化需求,有效提升营造和服务能力,巩固竞争优势;同时结合技术进步,以科技赋能产品与服务体系,打造智能化服务体系提升体验,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。如融创成立上海、重庆等研发基地,支持融创高品质产品的持续升级和领先;万科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,以更好的响应客户服务需求,实现降本提效和精细运营。金地秉持“科学筑家,智美精工”的产品理念,强化“智、美、精”三大品牌特质,通过人性化细节、持续领先的科技创新、独具格调的美学呈现、精益求精的品质为客户打造智慧、美学、精工的理想生活空间;大悦城地产定位年轻客群,细分年轻目标人群为潮人、女性、追求生活品质等高净值人群,从细分需求出发打造主题街区。
图:20家房企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特点
成本严控:减费提效,不浪费每一滴汗
图:20家房企2015-2018年销售成本率变化与2019上半年销售成本率情况
从销售成本率来看,20家房企的销售成本率有逐年降低趋势。2019年上半年,20家房企销售成本率均值为65.6%,低于同期港沪深上市房地产企业销售成本率均值1.7个百分点。
图:20家房企2015-2018年三项费率变化与2019上半年三项费用率情况
从三项费用率来看,2015-2018年20家房企三项费率有逐年微升趋势,但2019年上半年三项费用率均值为10.9%,较港沪深上市房企均值仍低12.0个百分点,企业的运营管控能力突出。其中中海、绿地、世茂等房企以精细化运营管理合理控制三项费用,有效降低三项费率,提升企业盈利能力。
图:房地产企业高效资源体系化运作模式
战略顺势:顺应大势,精细操作,完备体系
图:房企战略与品牌体系优化情况
未来,房地产企业应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,通过提升产品服务体系品质,优化运营管理模式,强化降费提效举措,不断提升盈利能力,在质与量的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。
该信息由智通财经网提供